又答王庠书 - 苏轼

原文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邪。

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少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

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

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译文

上次来信,好几页都是拍我马屁的华丽辞藻,忽悠的有点过了,我老了,记性也差了,怎么能和年轻才俊的你相比呢?

我年轻时候参加科举,记忆的题目,大概和近年来科举的情况是相同的.少数应考时难度较大的文章,因为写的好,被主考官拿去,现在就没有这样的事了,就算有也没什么用的.那实在不是可走捷径的方式。

但像你这样才高八斗,能力又强的,学问积累了很多年的,自然有科举得高分的门道,其实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但我认为要是少年想要成就学业,每读一本书都应读几遍才算读完。

知识面要广要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应该把精力放在你想要学习的东西上.所以做学问每次都要确定个目标然后朝着目标努力,比如想学习治国安邦之道,以这个作为目标去努力,不要想其他的东西.又比如另立个目标,想要博古通今,也是如此.

其他的都可以效仿这两个例子.这个方法虽然笨,但如果日后学成了,就可以应付各种状况,与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是不可相题并论的.远不是速成的方法,这是值得笑的.

参考资料


linux网络测速命令 iperf 运行时获得python版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