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赚了一两千--深圳年龄30+中产生活状态 - 宁南山
2018-12-05 literature 27 mins 3 图 9699 字
今天是闲聊,无干货,意识流。
10月1日,个税减免开始了。
有的兄弟发工资比较早,10月份就在群里说,卧槽到手的工资真的变多了,
马上有人问多了多少?这个问题充满了深意,从他减了多少税,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工资多少了。他很狡猾的回答说少了一千多。
于是我马上在网上找到了中国网财经记者做的10月1日前后纳税额变化图。
嗯月薪1.5万元减税1080元,月薪3万元减税2030元。
他说的这个少了一千多,说明他的工资从1.5万到3万都有可能。
也就是深圳一个30+的典型重点本科以上毕业工薪族,每个月多赚了一两千元。
我们的人生因为什么而不同?
收入趋同的人生。
月薪1.5万-3万元,我的朋友圈估计一大半都在这个收入区间(别在意一大半怎么来的,我估计的),他们基本都是一本毕业后来深圳,遍布在各个公司各个行业。
身边不少朋友跳槽啊换工作岗位什么的都喜欢找我聊,
再加上平时私信我的粉丝也不少,聊的多了,也就大概知道各个公司的薪资水平和区间。
就整个深圳来说
大家都是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如果就看一本,或者211, 985的毕业生,
除了少部分头部人士(主要集中在部分大公司),以及少部分尾部,
绝大部分人,到了30+的年龄,收入都聚集在一个区间,都差不了多少。
这个区间集中在1.5万-3万元,有的人月薪不到1.5万的,加上年终奖或者出差补贴或者住房公积金,也会进入月均1.5万+这个区间。
总之至少不会离1.5万这个值太远。
这是我个人的判断,不一定对,如果需要数据的话,那就是非常著名的
“2018年深圳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了,
这个数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每年发布一次。
http://www.szhrss.gov.cn/xxgk/tjsj/zxtj/201809/t20180913_14086047.htm
当然这个数据是涵盖了所有人群,没有区分学历,也没有区分年龄。
重点本科以上毕业的人群,年龄到了30岁+之后,自然会比报告里面的收入数字高一些。
月均收入1.5万-3万,换成年薪就是18万-36万,
或者我们再简化一下,加上年终奖以及各种出差补贴之类,就是20-40万元这个区间了,
绝大部分重点大学毕业之后来深圳的,到了30+之后都在这个区间。
当然了,深圳也有不少能够突破年薪40万的公司,
例如特别能造富的华为,腾讯,OPPO, VIVO,深圳阿里,大疆,深圳百度,银行,证券公司等等,但是他们的就业人数还达不到主流。
像华为为例,在深圳本来也只有四五万人,而且还大规模搬迁东莞了,另外即使是华为也不可能人人40万+。
腾讯员工人数就更少了,整个腾讯公司也才4万多员工,事实上腾讯员工也不是全部在深圳,微信团队就在广州,其他还有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等。
其他也是类似,大疆也是著名的高薪公司,30岁以上的研发人员年薪40万+并不困难,但是大疆整个公司,包括普通工人在内也就一万人出头,而且也没有全部在深圳。
所以对于“学校出身”“学历出身”相似的人来说,
虽然毕业后大家努力程度不同,行业的不同,公司的不同会导致收入有差距,但其实大多数人的收入区间是逐渐趋同的,少数人除外。
两个年龄30+,重点本科毕业后在深圳工作的同学,由于行业,公司和努力程度的不同,
一个人年薪25万,一个人年薪35万,虽然税前差了10万元,
但是扣除社保和个税之后到手的差距就是几万元了,
这个几万元的差距不足以在短时间内拉开两个人的差距,
毕竟即使这样持续10年,两个人到手差距也就是几十万元人民币。
更何况两个人生活和消费习惯稍有差异,这个每年到手几万元的差距还会缩小,在财富方面的差异不至于那么大。
比如一个人抽烟一个人不抽,
比如公司离居住地的距离,一个太远了只能租房子或者每天长时间通勤,
一个离公司近可以步行,一年下来房租或者交通费的差异也不小。
再比如老家离深圳的远近,这方面北方的朋友有点吃亏,尤其是内蒙,东北,新疆,河北的。
每年回老家机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年一家三口回一次家就是6张往返机票。
由于大家都是本科还可以的学校毕业,
大家的努力程度和智商都差不多,最终进入30岁+之后,大部分人的收入趋同化,这是一个现实,当然你要是能够进入华为,腾讯,OV,大疆,证券之类的高薪公司,并且是老员工,那是另外一回事。
年龄30岁+的我们,决定我们现在个人之间差距的,
是两个选择,一个是房子,一个是婚姻。
这是一个现实,我们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的确是这样认为的,某种意义上,房子的数量决定了人的财富能力。
甲说:我在深圳龙华有两套房,我在龙华新区富士康工作
乙说:我在深圳没有房,我在南山区腾讯工作
我们心里都会默认甲更有钱,而乙虽然收入会更高,但是其实花20年时间财富也未必能追上甲,当然前提是乙能够在腾讯这样的公司干上20年而不被裁掉。
下图是链家上的关外龙华区房价,2018年10月参考成交均价为5.14万元,两套90平米的房子价值就是925万元。
在饭桌上,如果某个人不小心提起自己在深圳有两三套房,那么其他人会立即对他刮目相看,立即洞察到了他的财富不一般,如果在深圳有四五套房的,就自动被列入高富帅的行列了。
而对于其他人,情况就不一样了,买房的时间决定了自己奋斗成果的去向。
在房价大暴涨之前买了房的,现在大都岁月静好。
像我家的房贷,只占家庭年收入的10%不到,可以说没什么压力,
我那些在2015年暴涨前买了房的朋友们,
都是类似的,现在不能说房贷毫无压力,但是压力真的不大,
毕竟2014年及其以前的深圳全市均价才2万多元。
我随便问了买房比较早的几个朋友现在月供多少,
有说一个月四千多的,有说一个月五千多的,还有一个月两三千的,
公积金一还剩下的应还月供就没多少了,总体日子不受房价影响,可以说心情要愉悦很多,换个好车什么的,是可以考虑的。
因为中国经济虽然在减速,但是总体还是向前走的,以后的收入还会不断增加,房贷往后就更加不是事了。
买房晚点的,就有点郁闷了,
有两个以前共事的同事,他们房子买在同一个小区,
一个是2015年初买的,一个是2017年的,
2017年买的这个同事,总价多花了200万元,而房子面积却是一样。
这个兄弟去年买房的时候和我聊,说起这个就很郁闷,连忙说不想提这个话题,一提起来就觉得很不爽。
他老家在农村,人也非常优秀,985工科研究生毕业,工作非常拼命而认真,玩了命的攒钱买房,工作到凌晨几点钟是常有的事情。
至今也没有谈女朋友,我们经常在笑称,你周末早上怎么还没起床,是不是又撸了一把。
他现在虽然收入很不错,但是房贷一个月房贷要还一万七八,可以说压力很大了,不过相信过几年就能慢慢撑过去。
最为郁闷的是还没有买房的30岁+朋友们,
这些朋友们,主要是因为家庭无力支持,或者个人的错误判断错过了机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86年的研究生毕业的女生,在深圳某金融系统工作,
三四年前我们几个朋友陪着她看房子,看中了一套面积很小的小户型,首付需要45万元,当时她也很想买,于是打电话问爸妈要,结果她爸妈不支持,说家里没有那么多钱,她又下定不了决心自己借钱也要买。
现在几年过去了,那套房子总价涨了100万元,
首付涨到了七八十万元,月供也上升了,今年她终于下定决心买房了,但是这几年可以说白干了,不过亡羊补牢,仍然是一件好事。
她是我们公认很拼的一个女生,经常周末还去图书馆自学业务知识或者去单位加班,
现在已经升到一个小主管了。
毕业于重点大学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尤其是已婚男性,
在深圳30岁+还没有买房的,尽管别人嘴上不说,
他自己往往心里也会觉得自己属于混得不好的那一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个人焦虑和无望感还会逐渐加重。
因为年龄过了30+,失业的焦虑和个人职业生涯的风险也随之逐渐上升,
中兴工程师因为离职而跳楼而在网络上出现了不少10万+的文章,也是因为击中了人们内心的担忧。不只是个人职业风险,同时父母年纪见长也是个问题。
年龄30+的已婚无房群体,会面临和时间赛跑买房的问题。
因为小孩逐渐到入学的年龄,必须要买房子了,如果不买房子只是租房住,
即使深圳对外来人口友好,但是学位依然非常紧张,
小孩会面临无法在深圳入学,或者只能在很差的学校入学的风险。
而小孩的年龄不会等人,孩子入学是等不得,拖不得的大事。
有个兄弟就说,他每个星期,甚至每天都会在无聊的时候,算下自己家总共有多少存款,离买房还需要攒多久的钱, 一闲下来就会算,算的自己多觉得无聊,但是觉得又离房子又近了一步。
深圳虽然是一线城市,但是很多学校整体生源真的很差,
群里面就有家长没有房子,靠租房子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在某个学校上学,
他们去这个学校看了看,这个学校的生源不好,学生平时也缺乏父母管教,课间的时候就有男学生女学生在天台上聚众抽烟,说脏话。
这个家长说自己小孩是乖小孩,不求他读书有出息,但也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孩子去读这所学校。实际上,网上不时有那种中学女生或者男生,在厕所或者街道小巷聚众殴打同学的校园霸凌视频,这些视频中就有来自深圳的,是不是觉得有点难以相信。
要想很好的解决孩子上学问题,买个房子是最稳妥的。
在和时间赛跑的30+已婚男们,
尽快买房解决孩子上学问题的心情其实本来就很迫切,
再加上深圳2018年旧改导致的房租上涨,房租支出加大,这对个人生活的心情影响会非常大。小孩入学的时间点要到了,砸锅卖铁借钱也是要买房子的。
就在11月份,就有人找我借钱,他小孩马上要小学入学了,不买房真的不行了,在到处借钱凑首付。
除了房子带来的小学入学,还有一个困扰广大30+人群的,就是小孩的幼儿园费用问题,
有房子的,还有一些微弱的希望排上便宜的公立幼儿园,没有房子的基本就只能送到非公立幼儿园入学了。这个费用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实际上,到2017年9月,深圳共有1683所幼儿园。其中,96.3%为民办园,3.7%为公办园,全市的公办园仅有62所。
深圳市今年的目标是,到2018年底,公办幼儿园占到全市的10%,
远期目标为:
到2020年将新型公办园比例提升至30%,
到2022年,将新型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提升至50%。
当然了,现在深圳也在大力普及普惠性幼儿园,费用和公立幼儿园类似,今年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4%,加上不到4%的公办幼儿园,也就是全市接近80%的幼儿园收费还算合理了。
但是说实话,还是不够的,因为深圳市的幼儿园学位目前并不够用,今年全深圳幼儿园在园人数为53万人,是低于深圳市对应的前几年新生儿数量的,有相当部分是在老家上幼儿园。
公立园和普惠园依然有很多孩子上不了,因此还是有不少家长只能让孩子去四五千一个月的高价幼儿园入学,我的邻居就是,小孩上幼儿园一个月5000多,因为排不到普惠园。
四五千一个月的民办幼儿园VS 一千多元一个月的公立园普惠园,
如果是一个二孩的家庭,一年的费用差距就是六七万元,
这可比减税的力度还要大了。
教育的费用和教育的公平性息息相关,还需要继续向好的一面改变。
当然了,即使幼儿园普惠化了,还要面临小学三点半放学的问题,课外补习费用是一笔开支。
对于房子,最为佛系和淡定的,就是刚刚毕业的95后们了,那就是反正也买不起,不如假期到处玩一玩,不去想这个事情,反而少了很多烦恼,当起了佛系青年。
至少我问了N个刚入职的应届生,都觉得买房子离自己很遥远,和我当年刚毕业时候的想法一样。
当然,事实证明,佛系青年也是逃不过房子的压力的,今年蹭蹭涨的房租就时刻提醒着你,房贷和房租,你只能二选一。
房价和房租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真的会极大的影响老百姓的幸福感。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应该更多的靠努力来决定,而不是由有几套房来决定。
现在这个现状,多少有些让人无奈,尤其是对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将大量的劳动成果用来换取一套房子,这种劳动成果分配结构是不合理的,挤压了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限制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除了房子,决定我们现在差距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婚姻
我觉得很多很多的人,不管是未婚的,还是已婚的,
根本没有意识到婚姻的重要性,
你和父母生活18年,
你在大学学习4年,你在中学待6年,你在一家公司能工作10年不跳槽就很神奇了。
你的伴侣是要陪你五六十年的,想想你为了一个好高中,一所好大学,一个好公司,
能够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但是往往我们花在婚姻上的努力却很少。
尽管80后们才30多岁,但是我的身边已经有一些离婚的同学,朋友了,
而且什么原因的都有,出轨的,没有感情的,
那些电视剧,新闻里面才有的桥段,都在逐渐发生。
目前身边的已婚,单身和离婚三大人群,
总体来说生活最为困扰的,或者说生活质量最差的,恐怕还是离婚的人群,
有的人离婚后,房子和孩子都被判给对方,现在到处找律师打官司要房子要孩子,
同时还很担心孩子长期没跟自己一起生活,感情会变得逐渐生疏。
每天都很苦恼,工作之外还花大量的精力还处理财产和孩子的事情。
有的人因为配偶出轨,当时选择原谅,后来又后悔了还是想离,房子只有一套,
当初结婚的时候自己没有资格在深圳买,房子是写的对方的名字,所以如何分割房子是个大问题,正在暗地里找律师咨询。
更比较担心的是对方不想离婚,肯定会拖,万一拖个一两年,反而还耽误自己找下一个对象。
说真的,没事儿别离婚,有想离婚的朋友找我喝酒,说起来各种财产分割真的要累死人,
毕竟谁也不会想放弃来深圳十几年奋斗的成果,家庭就那么一套房子,动不动价值六七百万,离婚了这套房判给谁呢?谁也不想把这么有价值的东西给对方。
还有夫妻感情早就破裂,形同陌路人,
但是因为有了孩子,就忍着不离婚了,主要想问孩子创造一个有父母的环境,
这样的日子过得也就真的有点压抑,很痛苦。
我身边就有人,其实在单位下班了本来也没有什么事情了,
但是就是借口在单位加班,很晚才回家,就是不想回去面对着另一半,
两个人也基本没有什么话可以说。
有的人下班回家,车停在地下车库,却不急着上去,在车里面听音乐,或者看会儿手机,磨蹭个十几分钟才上楼,总觉得一回家就是各种压力扑面而来。
我说都这样了干脆就离了吧,人生还有几十年,何必呢,何苦呢?
答曰为了孩子有完整的家,
人一旦有了孩子,情感就不一样了,人性中有天然对下一代的爱。
低质量的婚姻,真的还不如单身。
30岁+的人群,生活水平和质量最高的,是婚姻和谐幸福的家庭
无须太多语言,一张图片,一段文字,平时说话的语气,
脸上的表情,你都能感觉到他们的生活状态。
两个人有劲往一块儿使,生活会有希望很多。
以前部门的文员,学历也不高,找了个老公是工厂搞设备工艺的,两夫妻脾气都很好,在深圳是买不起房,干脆举家在惠州定居,工作找在龙岗的一家公司上班。
虽然每天通勤距离有点长,惠州各方面也比不上深圳,
但是夫妻倆觉得惠州也是靠海的城市,周末可以带孩子到海边走走,比起老家的生活水平还是更高了,惠州生活压力也比深圳小,也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了。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对年轻人,
就性格来说,我们都觉得男方和女方都是属于“奇葩”型的,
遇事都会大声嚷嚷,属于针尖对麦芒那种,
开车出去玩的时候,两个人能就两条路怎么走争吵半小时,
一个非要走左边,一个非要走右边。后来坐在后排的人把这件事当笑料对我们讲。
但是吵归吵,两个人的感情确实就是好,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拉着男生一起打球,结果女方打来电话,说自己在深圳机场,飞机取消了,要男生开车去机场接她回来。
我们一听就说,让她自己坐机场大巴,地铁,或者打的回来呗,方便又便宜。
你开车过去都要不少时间,她也得在机场一直等,这不是乱折腾嘛。
但是男生二话不说就抛下我们几个人,开车去机场接他女朋友去了。
但是现在这对年轻人结婚N年了,小孩都是两个了。
婚姻和谐带来的显然不只是心情的愉悦,对经济利益也是实实在在的。
像上面的两个年轻人,毕业两三年就结婚了,
结婚了总得有个家,于是就商量着买房子,其实他们身上根本没什么钱,于是愣是借钱也买了房,比好多老员工买房都早,那个时候他们买的房子才几千元一平米。
结果无意识的大赚了一笔,后来房子涨到三万一平米的时候卖掉了,换了套更好更大的。
已婚人群由于集聚了两个人,或者说是两个家庭的力量,
在以房子数量为代表的总体财富值方面,是显著的高于同年龄的单身人群的。
事业+房子+爱情,这三个要素可以说决定了一个人在30岁+之后过的怎么样。
然而我们很多人,只把自己的努力和精力花在了事业上面,
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房子,和追求幸福婚姻上面。
事业固然重要,但是你相比你的同学历同龄人,最后会发现大部分人都差不多,事业上都在同一个区间。我身边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我在深圳的朋友们,遍及研发,市场,销售,金融,财务等各个岗位,除了极少数当了主管的,和极少数真的很差的,
大部分人到头来都差不多,收入有差距也拉不开到鸿沟那样的距离。
由于大家都很普遍的重视事业,
那么是否重视和花费努力在另外两项,
可以说成为了30岁以后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拉开差距的主要动因。
就以房子为例,我们有没有了解深圳哪个区域,哪个小区,哪个户型最适合自己?
其实只要逐渐深入了解,你很快就会发现,整个深圳虽然楼盘众多,
但是你买得起,看得上,适合你小孩上学,满足你居家生活要求,满足你通勤要求,户型要求,朝向要求的目标楼盘目标户型其实并不多,往往最合适的就那么几个而已。
这几个楼盘几个户型现在就存在,只是你没花时间就不一定知道而已。
婚姻也是一样的,太多的人结婚凭“运气”。
什么意思呢?有的兄弟,性格也比较内向,长的也不帅,平时忙于工作,周末沙县小吃和出租屋两点一线,偶尔约人打打球,社交圈子狭小。
一晃到了二十七八岁,觉得自己应该找了,而且有点着急了,觉得自己应该尽快在三十岁左右结婚,于是就托人介绍,见面了觉得还可以,过几个月不到一年就结婚了。
而对方在各方面跟自己是否合适,就看运气了。
我身边那些离婚的案例,可以说极高的比例具有这一特征。
结婚后双方才开始共同经历一些事情,才发现两个人各方面相处并不合适,
每天生活痛苦,而结婚后往往又在房子,孩子等问题上存在着利益绑定,不管是离,还是不离,在利益上和情感上,精力上都有很大损失。
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像这几对离婚的,结婚之前在别人看来都觉得有些问题,
有的是男方是学霸理工男,女方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小太妹,结婚之后带到美国,男方读书找工作,女方在语言学校学习英语,找了个老外出轨。
有的是女方都是重点本科毕业,工作也很努力,找个老公却是个工作上得过且过,稍微离家远点的工作都不愿意去找,以通勤距离来决定找什么公司上班,孩子出生啥也不管,家里开支还要由女方出的。
悲剧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花时间去在感情方面下功夫,
从18岁—28岁,整整10年的时间,不在感情方面下功夫,
等年纪大了二十七八岁了,这才开始找,又缺乏看人的经验,
觉得对方经济条件还不错,以为结婚是过家家,一看两个人各方面硬性条件匹配了就可以结婚,结婚甚至生孩子以后才发现各种问题。
年轻的时候多谈谈没有任何坏处,
在你最青春的时候,和另外一个青春的年轻人在一起经历一些事情,
即使发现不是正确的人,止损的成本也很小。
年轻是没有失败的,即使最终没有走到最后,也是人生的回忆,
自己也可以学习如何和人相处,也可以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也助于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更重要的,提高辨别人的能力,降低和不合适的人结合的概率,提升婚姻质量。
多在感情方面下功夫,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极大的增强人的自信,
这就跟你找工作得到了阿里,腾讯,华为,谷歌之类公司的offer是一个道理,
自信有什么好处,等真的到了结婚的年纪,才会避免出现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的情况出现,因为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最后心里怀着不甘和一个自己其实不太看得上的人结婚。
我说实话,好多理工男或者女生,尤其是恋爱经验缺乏的,他们本来是可以找到更好的,只是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
就以深圳为例,
对于生活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的年轻人而言,资源可以说是海量的,
只要你想花功夫,花时间,你能见识到工作以外的广阔世界。
你能认识到很多很多人。
我在之前的公司,单身之后也拜托公司同事帮我介绍,
结果介绍给我的女孩子,全部是我没办法喜欢的,
我心里还埋怨介绍人,怎么不介绍长的漂亮性格又好的女生跟我认识呢?
其实这就是生活的残酷,通过这件事就能认识到,
原来我对我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我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别人把这个女生介绍给你认识,说明在她眼中你们是般配的。
你眼中的自己是白富美,高富帅,在别人眼中你可能连普通水平都不一定能达到。
那怎么办呢?当然绝不能就此接受安排,更不能在周末沉溺于打游戏,看综艺节目。趁着年轻,要把寻找幸福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完成。
公司的同事介绍不靠谱,
我就恬不知耻的找同学,朋友等各种介绍,
同时自己也想办法去找,网络也是非常好的资源,
每天绞尽脑汁的想方法,不停的思考怎么样寻找到靠谱的女生,而且还能够把人约出来,很快就探索出方法,每个周末都能约到靠谱的女生见面。
当跳出公司那个狭小的圈子之后,这才见到了深圳原来这么大,
深圳的优秀女孩这么多,
有的女生,是在社交网络上一看,长相,学识,背景,生活环境能让你自惭形秽的那种,约出来见到真人,就会感觉整体碾压你之前的圈子,放到知乎上就是女神级别。
能够让缺乏和漂亮女生交往经验的你紧张到磕磕盼盼说不出话。
以至于回去后我脑子里都在想一句话,“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精彩,值得你为之奋斗终身”
毫不客气的说,很多很多的理工男,
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和长的很漂亮的女生单独相处过哪怕是半个小时,
女生也是一样,一辈子没有和勤奋,帅气,体贴的男生单独相处过,这难道不是人生的遗憾?
和你预想的一样,或者和你对自己理工科屌丝的定位一样,
漂亮女生即使你成功的约出来见了一面,但她未必看得上你,见完面之后就杳无音信是很正常的,
但是见得多了,你的自信就出来了,谈吐更加轻松自在,会让人发现你更多的优点,会发现你眼中是女神级别的女生,未必有你想象的那么高冷,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各种性格和情绪。
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当舔狗的习惯,
90%的舔狗,天天不辞辛劳对女生说“在吗,干嘛,睡了没”“多穿,快回,外面冷”,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而已,当你发现可以通过自己下的功夫,接触更多同样好或者更好的女生,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天天跪舔的对象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这对你跪舔的对象也是一种解脱,她要么是觉得你不够好把你当备胎,要么就是真的就是不喜欢你,根本就不想看到你的“你先忙“”早点睡”。
实事求是的说,差劲的婚姻比单身还要糟糕,真的还不如单身。
而幸福的婚姻,比例也并不高,也许只有40%,30%,20%……
但如果你不是决定了一辈子一个人过,不是已经下定决心就是一辈子单身了,
那么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感情,房子和事业一样,是需要花时间,花功夫,花精力的,
工作不会自己跑到你面前,房子不会自己跑到你名下,感情也是同样的,合适的伴侣不会今天下班就跑到你身边。
不要幻想哪天会突然在地铁车厢,公交站台遇到自己对的人,这样的剧情现实中不会发生,只会发生在电视剧,你必须要主动的去找到她。
即使算得上幸福的婚姻只有那么百分之二三十,
也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大大的提高自己婚姻幸福的概率,把这个概率提升到60%,70%,80%甚至100%,极大的降低自己婚姻痛苦的概率。
当你在30岁,40岁,50岁,60岁,身边站着的还是你喜欢的人,你会无比庆幸和感谢你自己当年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
总之,要么就下定决心单身一辈子,要么就要尽力去追求幸福的感情和婚姻,
千万不要既想以后要结婚,又懒得为之努力,
或者其实想结婚,但是因为受到不婚主义,单身主义,女权主义的影响而摇摆不定,
降低自己在追求婚姻幸福过程中的主动性,能动性。
这样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降低,将会提升你婚姻不幸福,遇不到对的人的风险。
极大的影响你30岁之后的婚姻生活质量。
事业+房子+感情,是30+人群生活幸福的三个要素,至少得要具备其中两个,
实际上,这三者也是相互促进的。
早早的行动,才能避免30岁以后,受到低质量婚姻,高房贷和高房租的折磨,
以上是今天的碎碎念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