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鬼谷子到设计模式:如何归纳观点并找到逻辑切入点
2024-11-08 literature literature 16 mins 5648 字
最近在看古籍《鬼谷子》,冒出了一个不太准确的与现代 IT 技术类书籍进行类比的观点:
“《鬼谷子》类似于设计模式和《C语言程序设计》,而《论语》则像计算机组成原理。”
找 gpt 双手左右互搏 式的聊天,记录一下交流的思考,感觉挺有意思。
一、gpt认为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你的对比很有意思,确实可以用这样的思路来看待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书籍之间的关系。《鬼谷子》和《论语》所处的思想层次、针对的问题域以及解决的方式,和现代技术书籍的分类有相似之处。
为什么说《鬼谷子》像设计模式或《C语言程序设计》
• 面向实用、解决具体问题:
《鬼谷子》重在教人如何谋略、纵横捭阖,类似于设计模式或编程基础,专注于“术”的层面——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设计模式教我们如何在面对特定问题时复用经典方案,正如《鬼谷子》用策略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动态。
• 有一堆案例(“典故”):
《鬼谷子》中那些典故和方法论,和技术书中的代码示例、具体场景案例类似。它们的核心是教会读者在类似问题中找到解法,而非升华价值观或理念。
• 偏“技巧导向”:
《鬼谷子》重术轻道,强调技巧和策略,忽略了较高层次的哲学思辨,正如《C语言程序设计》讲的是如何写代码,而不是软件架构或系统设计。
为什么《论语》像《计算机组成原理》
• 偏“理论框架”:
《论语》关心的是社会、伦理、道德这些根本问题,类似于《计算机组成原理》探讨计算机如何从最基本的逻辑门构建起运行的基础。两者的目的是建立框架,帮助人理解整体运行机制。
• 更注重底层逻辑和方法论:
《计算机组成原理》告诉我们计算机“为何如此”,《论语》告诉我们“人为何如此”,两者都强调一种对基础认知的提升。
• 更“抽象”:
《论语》内容比《鬼谷子》抽象得多,需要结合背景和哲学思考才能理解。而《计算机组成原理》同样不解决具体编程问题,但其理论是所有程序运行的基础。
进一步思考
• 学习的阶段性:
学技术时,初学者从《C语言程序设计》或设计模式入手,逐渐深入到《计算机组成原理》;同样,古代读书人可能先学《鬼谷子》这样的术,然后再探讨《论语》的道。
• 工具与哲学的结合:
术是道的外显,离开了道,术可能变成“奇技淫巧”;道没有术,则难以落地。正如程序员不仅需要懂代码(术),还需要理解计算机底层逻辑(道)。
这种对比不仅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可以从技术学习的角度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工具。
二、反向思考
因为这是个非常初级的观点,肯定有很多漏洞,我让gpt站在反方的视角给我批判一下:
如果我要反驳这种论点,应该怎么说?
要反驳这种类比,关键在于指出类比的失衡、不对等之处。以下是几个可能的反驳思路,供你选择或组合使用:
- 类比关系不对等:知识领域的内涵不同
• 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不具备同质性:
《鬼谷子》和《论语》关注的是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中的哲学和策略问题,而技术书籍如《C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则面向工程和科学领域,核心目的是解决机械化、逻辑化的问题。两者关注的本质完全不同,因此类比缺乏深度。
• 术与道的关系被简化:
《鬼谷子》不仅仅是术,它的背后也蕴含“道”,例如强调“因时而变”“审时度势”。将其等同于现代设计模式,只讲技巧,忽略了《鬼谷子》中蕴含的时空哲学。
- 传统典籍本身内涵丰富,不宜低估
• 《鬼谷子》远不止“设计模式”的层次:
典故和案例只是表层内容,《鬼谷子》强调的“捭阖”“因循”“应变”等,是对时空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远非现代技术书籍的简单套路所能比拟。
• 《论语》的实用性不亚于《计算机组成原理》:
《论语》不仅是抽象的道德教义,其很多内容直接影响了古代社会的管理体系和人际关系规则。例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直接影响了东亚文化中的社会结构,具有极强的实用性。
- 忽视了时代背景的差异性
• 技术书籍和古籍面对的对象不同:
古代典籍面对的是全面的“人”,解决社会、伦理、行为等问题;现代技术书籍面对的是特定场景和特定需求,解决的是人和机器的互动问题,两者目标层次不同。
• 技术知识的更新周期更短:
《C语言程序设计》或设计模式在未来几十年可能被更新迭代,而《鬼谷子》和《论语》的核心思想跨越数千年仍具有指导意义,说明其价值更为深远。
- 术与道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
• 技术类比忽略了传统典籍的整体性:
《鬼谷子》的术来源于道,术是道的实现,而设计模式是独立的工具方法,不依赖某种哲学思考。《鬼谷子》中提到的捭阖、应变,其实有高度抽象的道义支撑,远不是简单“技艺”的范畴。
• 没有绝对的“术书”与“道书”之分:
《论语》中有实用性的内容,比如如何管理国家;而《鬼谷子》中也有哲学思考,比如如何看待变化、权力和人心。类比中把它们强行划分为“术”和“道”割裂了它们的统一性。
- 现代技术类书籍本身不适合这种划分
• 《C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并非分属术和道:
《C语言程序设计》也包含编程哲学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计算机组成原理》并不教道德或世界观。现代书籍没有传统术道划分的背景,直接套用术道框架,会造成逻辑不清。
综合反驳总结
“将《鬼谷子》比作设计模式,将《论语》比作计算机组成原理”看似有趣,但存在类比失衡、内涵误读和跨领域不对等的问题。传统文化的深度和广度远超现代技术书籍,后者往往是特定场景下的工具,而前者却能跨越时代提供思想指导。两者的价值不在于术道划分,而在于它们为不同领域的人提供了适合的认知框架。
三、中和思考
那么这个观点到底对不对?
这个观点可以说既有道理,也有局限性。你的困惑源于这个类比在某些方面有效,但在另一些方面显得不够严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解析这类观点的合理性和问题所在:
合理性:为什么这个观点“有道理”?
1. 知识的层次划分本身是有意义的
• 术与道的区分:
传统文化中的“术”对应操作性知识(如谋略、技巧),而“道”对应哲学性知识(如伦理、世界观)。现代技术书籍确实可以找到类似术和道的层次,如设计模式(术)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更接近道)。
• 适用范围的对应性:
《鬼谷子》主要解决人际谋略、权术技巧的问题,它与设计模式一样,提供了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论语》讨论的伦理、人生观问题,更类似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这种“探讨根本”的书。
2. 使用类比可以帮助理解传统文化
• 通过将古籍与现代知识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古代的功能和作用。例如,《鬼谷子》对于纵横捭阖的讲解,确实有点类似于“设计模式”教你如何面对复杂场景中的抽象问题。
3. 强调不同知识的互补性
• 就像学习程序设计时,既需要设计模式的技巧,又需要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框架支撑;学习传统文化时,也需要《鬼谷子》的具体策略和《论语》的道德指导。这种观点指出了两者的功能互补。
局限性:为什么这个观点“有问题”?
1. 类比的范围和深度有限
• 领域的不对等:
古籍面对的是社会和人的问题,现代技术书籍针对的是工程和逻辑问题,两者问题域不同,类比虽然有启发,但难以全面对应。
• 《鬼谷子》的深度被低估:
虽然《鬼谷子》提供了很多具体案例和技巧,但它背后蕴含的“因时制宜”“审时度势”这些哲学思想,不应仅视为设计模式层次。
2. 术与道的划分容易导致误解
• 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被割裂:
《鬼谷子》并非只有术,它的术是为道服务的,比如通过捭阖之术实现对权力和人心的理解。《论语》也不只是讲道德哲学,其中的许多内容与治理实践和实际决策密切相关。
• 技术书籍没有完全的术道对应:
现代技术领域没有传统术道划分的背景,设计模式本身也包含思维方式的培养,计算机组成原理同样有操作性的内容(如指令集和硬件结构)。
3. 忽视了时代背景的差异
• 古籍的价值在于其跨时代的思想指导,而技术书籍往往有强烈的时代特性,比如设计模式可能会随着技术发展被替代。将《鬼谷子》或《论语》简单等同于某种技术书籍,低估了古籍的持久性和广泛影响力。
综合结论:对错并非绝对,取决于视角
• 作为一种启发性对比,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它可以帮助人理解不同类型知识的层次和功能性差异。
• 作为一种严谨的论断,这个观点存在局限:它忽略了古籍的多层次价值和技术书籍的局限性。
推荐的理解方式
这类观点更适合作为启发讨论的工具,而非最终结论。我们可以接受类比的启发性,但也要注意其简化问题的局限。如果你从多个角度权衡,就会发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书籍各有独特价值,它们之间的联系可能只是表面的,核心的内涵需要深挖和分辨。
四、找切入点
我非常好奇,你上面的第二个回答“如何反驳这种观点”,你是如何找到切入点的? 请教教我
...
抓住观点的核心假设,我很好奇怎么做到这么清晰的归纳?给我一些建议。
...
归纳出来之后,我认为找到切入点里的“引入额外维度”,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掀桌子不玩,重新制定话语权定义权,这种纬度?你能不能重新组织一下“如何练习找到切入点?”这部分的描述,我的思维对于“重新制定话语权”这类的描述更容易理解,感觉站的层次更高。
...
我觉得这种思维模式也不是很好,跟之前你按照“
1. 抓住观点的核心假设:
2. 分析内在逻辑的自洽性:
3. 引入额外维度:
4. 组织反驳逻辑:"这种步骤,我觉得1和2都是很有实操性的,只是3我觉得可以用掌握话语权的方式,但是你刚才总结的也很好,
有没有折中的办法?
...
1. 初始观点:鬼谷子 vs IT 技术书籍的类比
在最初的思考中,我认为:
• 《鬼谷子》 是一本关注“术”的书,类似于强调技巧和实践的 设计模式 或 C语言程序设计。
• 《论语》 则是一本强调“道”的书,更接近于现代 IT 领域中关注底层理论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
这种类比表面上看似合理:
• 设计模式和《鬼谷子》都在提供操作和方法,指导如何解决具体问题。
• 《论语》注重更高层次的哲学思考,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抽象理论思路相似。
问题在于,这种类比是否真的准确?如果继续深入思考,我渐渐意识到,它可能只是在表面层次上有一定关联。
2. 自我质疑:这种观点真的对吗?
尽管观点听起来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后,发现以下问题:
1. 类比过于单一:仅仅用“术”与“道”来划分古籍和现代书籍,忽略了它们的背景、功能和目标之间的巨大差异。
2. 忽视了历史和文化的复杂性:古籍的价值不仅在于分类,更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应用的广泛性。
3. 割裂术与道的关系:实际上,术与道往往是交融的,无法简单割裂。
在这种质疑中,我开始思考如何改进我的论述,甚至反驳自己的观点。
3. 寻找问题核心:如何抓住假设和逻辑漏洞
每一个观点背后,都有一个核心假设。 在我的初始观点中,核心假设是:
• 古籍可以简单分类为术与道,现代书籍也可以对号入座。
为了反驳这个观点,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1. 假设是否合理?
• 术与道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互为补充。以《鬼谷子》为例,其中的“术”实际上体现了“道”的指导思想,而《论语》也包含许多具体的实践方法。
• 同样,设计模式既强调技术实践,也蕴含哲学思考,例如单一职责原则(SRP)。
2. 逻辑链条是否完整?
• 用术与道来类比设计模式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并不能完全覆盖两者的特性。
• 此类比忽略了两类书籍的不同目标和受众,缺乏可操作性。
通过归纳这些问题,我逐渐明白,这种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过于单一的分类方法和缺乏深层次的对比维度。
4. 提升层次:掌握话语权,重新定义规则
为了更有效地反驳这一观点,可以引入额外维度,重新定义对话的规则。这个过程类似于“掌握话语权”:
• 不再被术与道、设计模式与组成原理这些划分限制,而是从更高层次审视它们的目标、功能和历史地位。
引入新维度的方法:
1. 将古籍与现代书籍的价值重新归纳为思想深度和影响力:
• 《鬼谷子》的核心是个人策略,《论语》则注重社会伦理,两者的划分应基于思想的适用范围。
• IT 书籍的分类应考虑其对工程实践和教育的不同贡献,而非简单归类为术与道。
2. 讨论知识的历史背景和适用场景:
• 古籍是文化遗产,旨在指导人类行为,而 IT 书籍是为了解决工程问题。将二者进行类比,忽略了时代背景和使用目标的不同。
5. 建立改进的反驳框架
在归纳思考后,我总结出一个更适合的分析和反驳框架:
步骤1:抓住观点核心假设
• 找到对方观点赖以存在的基础假设,分析其是否合理。
步骤2:检验逻辑链条的完整性
• 按照对方的规则,看看论点是否有内在矛盾或逻辑漏洞。
步骤3:引入更高维度重新定义规则
• 掌握话语权,提出新的评价维度,使讨论从局限的框架中解放出来。
步骤4:组织反驳逻辑
• 在新的规则下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事实或逻辑论证其合理性。
6. 应用:如何用新框架反驳初始观点
按照这个框架,我的反驳思路如下:
1. 抓住核心假设:术与道、设计模式与组成原理的分类是否绝对?
• 答:并不绝对,它们在实践与哲学层面均有交叉。
2. 分析逻辑链条:术与道的划分是否足够支撑初始论点?
• 答:不足够,这种划分过于局限,忽略了两者内在的互补性。
3. 引入新维度:讨论思想深度和历史影响力。
• 《鬼谷子》注重个人策略,《论语》探讨普世伦理,两者不能以术与道简单对立。
• IT 书籍则应基于教育和实践目标来分类,而非仅以技巧和理论划分。
4. 组织反驳逻辑:
• 新论点:术与道的划分忽略了其交融性,设计模式与组成原理的对比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古籍与 IT 书籍的价值应基于不同的评价标准。
总结:找到逻辑切入点的练习方法
这次思考的核心启示在于,任何观点都包含假设和内在逻辑,学会抓住这些核心,是分析和反驳的关键。
通过重新定义规则、引入新维度,我们可以从更高层次掌控对话。对于日常思考,这不仅是自我完善的工具,也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